诗词原文
宫词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精帘卷近秋河。
绣户夜攒红烛市,
珠帘时拂绣衣过。
莫侍衣冠游渭北,
凄凉永巷和舂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顾况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盐县东南),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郎、水部员外郎、检校祠部员外郎、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隐于茅山,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华阳集》二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被收入《全唐诗》。
译文
玉楼高耸入云,半空中传来笙歌之声,微风送来宫中嫔妃们的欢声笑语,月光洒在宫殿的影子上,夜漏声声可闻,卷起水晶帘子,眼前便是秋夜的银河,绣户之中,夜晚红烛如市,珠帘轻拂,绣衣飘然而过,不要只想着在渭北游玩,享受衣冠之族的乐趣,要知道在那凄凉的永巷里,还回响着舂米的声声哀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生活的繁华与凄凉对比,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前六句描绘了宫中夜晚的繁华景象,笙歌笑语、月殿夜漏、水晶帘卷、绣户红烛,构成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生动画面,而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莫侍衣冠游渭北,凄凉永巷和舂声”揭示了宫廷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凄凉与哀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生活的繁华与凄凉,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前六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宫中夜晚的繁华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则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宫廷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凄凉与哀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读者在感叹宫廷繁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宫廷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创作背景
顾况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宫廷内部的斗争却日益激烈,作为一位宫廷诗人,顾况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宫廷中任职期间,对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宫中生活的繁华与凄凉对比,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也表达了他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顾况作为一位宫廷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