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垆少妇笑倚门,春愁飞上蛱蝶裙。出自哪首诗?

小编12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当垆少妇笑倚门,春愁飞上蛱蝶裙”,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胡曾的《咏史诗·高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咏史诗·高阳

唐·胡曾

路上行人听唱歌,

高阳酒徒半酣多。

当垆少妇笑倚门,

春愁飞上蛱蝶裙。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唐代诗人,字若思,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胡曾为军官多年,历览古代兴废陈迹,辄慷慨悲歌,工于诗,作风奔放,著有《安定集》10卷,今存《咏史诗》150首,亦见于《全唐诗》,另有《庐陵集》。

译文

路上的行人听着那悠扬的歌声,

高阳酒徒们多半已经半醉。

那当垆卖酒的少妇笑着倚在门边,

春天的愁绪仿佛飞上了她穿着的蛱蝶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高阳地区酒徒们的生活场景,以及一位当垆卖酒的少妇的形象,诗中“路上行人听唱歌”描绘了高阳地区的热闹与欢乐氛围,“高阳酒徒半酣多”则揭示了当地酒文化的盛行和酒徒们的醉态。“当垆少妇笑倚门”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少妇的形象,她笑容满面地倚在门边,显得既妩媚又亲切。“春愁飞上蛱蝶裙”则通过比喻,将少妇的春愁与蛱蝶裙上的花纹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朦胧与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阳地区的酒文化和风土人情,诗人通过描绘酒徒们的醉态和当垆少妇的形象,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活力,诗中的“春愁飞上蛱蝶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感慨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胡曾的《咏史诗》系列作品,旨在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首《咏史诗·高阳》可能是诗人在游历高阳地区时,被当地的酒文化和风土人情所吸引,从而创作出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展现了高阳地区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是对胡曾《咏史诗·高阳》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