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和无咎韵
宋·辛弃疾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几度沉吟难自克,江河满目正颓波。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上饶,其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著称,又不失温婉细腻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病后两鬓已经稀疏斑白,卧在床上看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熟水,不要放入茶叶。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几次想要开口说话却难以克制,眼前江河波涛汹涌,局势正日趋恶化。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病愈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既有对闲适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上片写病后初愈的慵懒与闲适,下片则转向对时局的深沉忧虑,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仍心系国家的情怀。
赏析
“病起萧萧两鬓华”以病后形象开篇,既显露出词人的衰老,也暗示了其内心的疲惫。“卧看残月上窗纱”一句,通过残月与窗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则是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体现了词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下片“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词人享受闲适生活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几度沉吟难自克,江河满目正颓波”却突然转折,将词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江河颓波,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词人虽身处闲境,但心系国家,难以释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上饶期间,辛弃疾因政见不合,多次被朝廷排挤,最终选择退隐,在退隐生活中,他虽享受着闲适与宁静,但内心仍难以割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这首词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珍惜,也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