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欠申不自觉,盲风间道窥心脾。全诗是什么?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窥心脾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偶然欠申不自觉,盲风间道窥心脾。

林间鸟语时相和,溪上花香日自迷。

野老闲来无别事,一樽浊酒对花啼。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卒于嘉祐四年,享年五十一岁,李觏博学多才,自幼研习儒学,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道二教,他的著作颇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哲学和教育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译文

不经意间打了个哈欠,仿佛有一阵狂风不经意间窥探了我的内心,林间的鸟鸣声时常与我相呼应,溪边的花香日复一日地让我沉醉,乡野间的老人闲暇时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只能对着花儿,饮着一杯浊酒,默默流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偶然欠申不自觉”描绘了诗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疲惫与困倦;次句“盲风间道窥心脾”则借风喻人,暗示有人或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孤独生活,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偶然欠申不自觉”以日常细节入手,为全诗定下了轻松而自然的基调,次句“盲风间道窥心脾”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风拟人化,使其具有了窥探人心的能力,从而增强了诗句的意象性和表现力,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生活与对自然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觏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生活上的困境或内心的挣扎,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李觏一生致力于复兴儒学、反对佛道二教,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他可能在晚年时期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中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