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其二
明·李东阳
峨峨少保昔专征,坐啸能招横海鲸。
万里长城横断塞,六师不战九州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期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李东阳生于京师燕地(今北京),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历官内阁首辅,与谢迁、刘健同为弘治朝名臣。
作者简介
李东阳自幼聪颖好学,四岁能作大字,被时人称为“神童”,他学识渊博,工于诗文,长于书法,在明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不拘一格,是明代文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任内阁首辅,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译文
威严的少保当年曾专门出征,他只需静坐长啸就能招降那横渡大海的鲸鱼(比喻强大的敌人),万里长城横亘在边塞之上,大军未战而九州已经平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少保(高级将领)的威名和战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首句“峨峨少保昔专征”描绘了少保的威严和出征的英勇;次句“坐啸能招横海鲸”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少保的智谋和威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少保的战功和对于国家和平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少保的英勇和智谋,首句“峨峨少保昔专征”以威严的形象开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坐啸能招横海鲸”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少保的智谋和威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少保的战功和对于国家和平的贡献,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明代中期所作,当时明朝社会相对稳定,但边疆地区仍有战事不断,李东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他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英勇将领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国家和平和稳定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