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士风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

当年壮志今何在,空余遗恨满乾坤。

(注:由于此诗为佚名所作,具体作者及详细背景已无从考证,以下分析基于诗词内容本身。)

作者简介

(佚名):此诗作者不详,清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其中不乏以诗抒怀、针砭时弊者,此诗可能出自某位不甚知名但心怀天下的士人之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士人道德沦丧的忧虑与批判。

译文

一旦回到海虞(今江苏常熟一带),再转到甬上(今浙江宁波一带),

名声与节操便一步步下降,其中的苦衷难以言说。

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在哪里?

只留下满腔的遗憾和悔恨弥漫在天地之间。

释义

“一归海虞再甬上”描述了诗人行踪的变化,可能暗示其经历了不同的地方和境遇;“名节递降难言之”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名声与节操的下降,且这种下降背后有着难以启齿的原因。“当年壮志今何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理想的追忆与失落感;“空余遗恨满乾坤”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与遗憾,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了对整个世界的感慨。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对士人道德品质的侵蚀,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名节沦丧的无奈与痛心,诗中“一归海虞再甬上”的地理变迁,不仅是对诗人行踪的描述,也象征着其内心世界的动荡与变化,而“名节递降难言之”则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士人在面对现实诱惑时,往往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导致名节受损。

“当年壮志今何在”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残酷无情的控诉,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豪情壮志与今日的遗恨满襟,强烈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不满,最后一句“空余遗恨满乾坤”,则将个人的遗憾与悔恨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境和更加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很可能反映了清代末年社会风气败坏、士人道德沦丧的现实,在那个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士人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而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种社会现象无疑对诗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从而激发了他创作此诗的灵感和动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