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5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的《咏竹石》,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咏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酣畅,淋漓尽致,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但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格尊严。

译文

竹子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隙中,想要向上生长却又显得犹豫不决,气势磅礴;突然间它奋力跃起,气势骞腾,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韧挺拔;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竹子紧紧咬住青山,根扎在岩石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经历千磨万击依然坚劲,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竹喻人,通过描绘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顽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诗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不拔;中间两句“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则通过竹子的动态变化,展现了其顽强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对竹子坚韧品格的总结和升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创作的,他通过描绘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顽强不屈,来表达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激励自己和他人,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这两句诗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们是整首诗的一部分,与整首诗的主题和意境紧密相连,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理解和分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