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
酒酣忽忆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当时携手同游处,今日重来尽惘然。
只有青山依旧在,几回惆怅忆当年。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以教书、幕僚为生,年仅三十五岁便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与同时代的洪亮吉齐名,并称“二俊”。
译文
十年来我在江湖上漂泊落魄,来到京城(春明为京城别称)后,得知旧友们的生死存亡,心中百感交集,酒醉之时忽然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梦中哭泣,妆台上的泪痕斑驳如同红色的栏杆,当年我们携手同游的地方,如今我独自重来,心中满是茫然与失落,只有那青山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让我无数次地惆怅地回忆起当年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十年落拓湖海上”概括了诗人十年来的漂泊生涯;次句“春明存殁百感增”则引出对旧友生死存亡的感慨;三、四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深切怀念;五、六句通过对比昔日同游与今日独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茫然与失落;末两句则以青山依旧反衬人事已非,深化了主题。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年间的沧桑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昔日同游与今日独来、青山依旧与人事已非等,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景仁在京城期间所作,当时,他经历了多年的漂泊生涯,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来到京城后,他得知了一些旧友的生死存亡情况,心中百感交集,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