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向壳公乞神谶,长明灯下荐爷娘。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二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衿青青徒自怜,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闲向壳公乞神谶,长明灯下荐爷娘。

羞随李广未封侯,亲故相邀且莫愁。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身坐玉堂应未得,心随明月到天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以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著称,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仅针对“闲向壳公乞神谶,长明灯下荐爷娘”两句)

闲暇时我向壳公祈求神谶,在长明灯下祭奠我的爹娘。

释义

“闲向壳公乞神谶”:壳公,可能是指某位道士或占卜者,乞神谶,即向神或占卜者祈求预言或吉兆。

“长明灯下荐爷娘”:长明灯,通常指寺庙或家中供奉祖先的长明灯,荐爷娘,即在长明灯下祭奠父母,表达孝心。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李白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他向壳公乞求神谶,可能是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希望得到某种指引或安慰,在长明灯下祭奠父母,表达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与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背景

《行路难三首》是李白在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作品,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陷入困境,对人生道路产生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在这组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对古代贤达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挣扎,而“闲向壳公乞神谶,长明灯下荐爷娘”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和亲情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