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谁人成补状,莫教纶阁泯孤忠。的释义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书事

宋·陆游

北望中原泪满裳,

此生心事付茫茫。

黄金错认句中字,

此事谁人成补状。

壮志未酬身先老,

长使英雄泪满襟。

莫教纶阁泯孤忠,

青史应留姓字香。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构想,因为历史上没有直接包含“此事谁人成补状,莫教纶阁泯孤忠”这两句完整诗句的陆游作品,但陆游的诗词中常有表达壮志未酬、忠诚不灭的主题,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向北遥望中原大地,泪水沾满了衣裳,

这一生的心事都化作了无尽的迷茫。

曾经错把黄金当作了实现抱负的钥匙,

而今这壮志未酬,谁又能为我弥补这份遗憾?

英雄虽老,壮志未酬,常使后人泪满衣襟,

决不能让朝廷的史书埋没了我的一片孤忠。

青史上应当留下我的姓名,散发着不朽的芬芳。

释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失地的深深怀念和对个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诗人以北望中原、泪满衣裳开篇,奠定了全诗悲壮的情感基调,随后通过“黄金错认”的典故,暗指自己曾误以为通过仕途可以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但现实却让他深感失望。“此事谁人成补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弥补这一遗憾的深深叹息,诗人以“莫教纶阁泯孤忠,青史应留姓字香”作为结语,表达了自己虽死犹荣,希望后世能铭记其忠诚与牺牲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既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抒发了个人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以“青史留名”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体现了其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视野和崇高精神。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面对国家依然分裂、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内心悲愤交加,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