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二公
宋·刘克庄
相君勋业应谁同,曰杜祁公文潞公。
一代安危关二老,百年忧乐系群公。
天开地辟功何伟,日转星移事已空。
独有耆英留胜迹,清风犹在泮池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理论家,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哪位宰相的功勋业绩能与谁相提并论?那便是杜祁公(杜衍)与文潞公(文彦博)。
国家的安危在一代之中关乎这两位老者,百年的忧乐也牵动着众多公卿。
他们开辟天地的功绩何其伟大,但日月轮转、星移斗转,那些往事已成空。
唯有这两位耆英留下的胜迹,他们的清风高节仍留在学宫的池塘中。
释义
本诗通过赞美杜衍(杜祁公)和文彦博(文潞公)两位历史人物的功勋与品德,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贤相的敬仰之情,诗中“一代安危关二老”一句,突出了他们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作用;“百年忧乐系群公”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历史影响,末尾两句则通过描绘他们留下的胜迹和清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的追思与敬仰。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杜衍与文彦博的功勋与品德,诗人以“天开地辟功何伟”一句,高度赞扬了他们的伟大功绩;而“日转星移事已空”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与怀念,末尾两句则以“独有耆英留胜迹,清风犹在泮池中”作结,既点明了主题,又深化了诗意,使全诗在赞美与怀念中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诗人刘克庄通过赞美杜衍与文彦博这两位历史贤相,旨在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贤臣良相的渴望,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激励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像杜衍与文彦博一样,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诗人还通过描绘这两位贤相留下的胜迹和清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