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家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万事销磨唯剩骨,百年多病独登台。
试向渔家一问讯,家家藿叶脍姜丝。
(注:“试向渔家一问讯,家家藿叶脍姜丝”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范成大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中,可能是后人根据范成大的田园诗风格及其描写渔家生活的作品综合或化用而来,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以范成大为作者进行创作背景及各方面的解析,但需注意,此诗为虚构组合。)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田园诗,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疾苦,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范成大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乌鸟归巢,过客稀少,前山的暮色已悄悄笼罩到柴门之上,小童划着一叶扁舟,如同漂浮在水面的叶子,独自归来,身后是编排得整整齐齐的鸭群,世间万事消磨殆尽,只剩下枯骨残骸,而我年岁已高,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试着向渔家打听一下,家家户户都用藿叶和姜丝来制作鲜美的鱼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傍晚归来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关注与向往,前两句通过乌鸟归巢、过客稀少、山烟朦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小童划船归来的细节,展现了渔家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渔家简单而美味的饮食生活的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渔家的生活环境之中,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多病缠身、万事消磨的境遇,表达了对渔家简单生活的羡慕与向往,最后两句“试向渔家一问讯,家家藿叶脍姜丝”更是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渔家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范成大的生平与创作风格,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反映了范成大在仕途不顺、疾病缠身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在他的田园诗中,我们常能看到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