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对床消昨梦,其如畏暑废清吟。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闲居

宋·陆游

正欲对床消昨梦,其如畏暑废清吟。

绿阴满地日当午,红藕香中水满池。

门巷萧条长夏静,楼台清浅暮云低。

林间晚色凉如洗,坐看青灯照竹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正打算与友人相对而卧,共消昨夜之梦,怎奈畏惧酷暑,连清雅的诗吟也废止了,绿树成荫,满地浓荫,正值正午时分;红藕飘香,池中水满,一片夏日景致,门巷寂静,长夏无事,楼台倒映在浅浅的水中,傍晚时分云彩低垂,林间晚色清凉如水,我静坐观看青灯映照下的竹门。

释义

首联“正欲对床消昨梦,其如畏暑废清吟”表达了诗人本想与友人共叙旧梦,却因酷暑难耐而放弃了清雅的诗吟活动,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绿树成荫,红藕飘香,门巷寂静,楼台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尾联则通过“林间晚色凉如洗,坐看青灯照竹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静坐林间,享受清凉晚色,观看青灯映照竹门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闲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正欲对床消昨梦,其如畏暑废清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又巧妙地引出了夏日酷暑的无奈,而“绿阴满地日当午,红藕香中水满池”等句,则以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色彩,展现了夏日特有的景致和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仕途不顺、生活闲适之时所作,在炎热的夏日里,诗人闲居家中,面对清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心中涌起一股闲适自得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这份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