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梨洲先生墓版
朝代:清代
作者:全祖望
蓬庐墓版出梨洲,名德由来甲甬勾。
文献东南遗一老,江山风雨吊千秋。
道传姚江心无碍,学继濂洛志未酬。
遗编独抱空山泪,夜雨青灯照古愁。
作者简介
全祖望(1705年-1755年),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尤精史学,对宋明理学亦有深入研究,全祖望的著作丰富,包括《鲒埼亭集》、《鲒埼亭诗集》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梨洲先生的墓版从蓬庐中传出,他的名声和德行自古以来就是宁波(甬勾)之首,东南地区的文献中遗留下这样一位老者,风雨中的江山仿佛在吊唁他的千秋功绩,他传承了姚江学派的心学,毫无阻碍;学问上继承了濂洛之学,但志向尚未实现,我独自抱着他的遗编,在空山中泪流满面,夜雨伴着青灯,照亮了我对古人的哀愁。
释义
蓬庐墓版出梨洲:指梨洲先生(黄宗羲)的墓版(墓志铭)从简陋的居所中传出。
名德由来甲甬勾:他的名声和德行在宁波地区一直名列前茅。
文献东南遗一老:东南地区的文献中留下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江山风雨吊千秋:风雨中的江山仿佛在吊唁他的千秋功绩。
道传姚江心无碍:他传承了姚江学派(王阳明心学)的心学思想,毫无阻碍。
学继濂洛志未酬:学问上继承了北宋濂洛学派(程颢、程颐等),但志向尚未实现。
遗编独抱空山泪:独自抱着他的遗著,在空山中泪流满面。
夜雨青灯照古愁:夜雨伴着青灯,映照出对古人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对梨洲先生(黄宗羲)的深切缅怀和高度评价,首联点明主题,突出了梨洲先生的名声和德行,颔联通过“文献东南遗一老”和“江山风雨吊千秋”两句,既表达了对梨洲先生的敬仰,又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颈联则具体阐述了梨洲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未竟之志,尾联以“遗编独抱空山泪,夜雨青灯照古愁”作结,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梨洲先生的无尽哀思和怀念。
创作背景
全祖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梨洲先生去世不久,他深感痛惜和敬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缅怀梨洲先生的功绩和德行,梨洲先生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祖望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梨洲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也表达了对学术传承和文化传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