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哭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岂以平康忘厢社,正从子夜哭宗祧。
百年世事如春梦,万里家山入泬寥。
月落灯昏人语静,风高云暗雁声遥。
伤心此际谁同我,独立高楼听夜潮。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政论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被贬,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朝政腐败,风格慷慨悲凉,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领袖,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怎能因为平康坊的欢乐而忘记了乡里的邻里之情,我正是从深夜时分开始为家族的兴衰而痛哭,百年的世事变迁如同春梦一般短暂,万里之遥的家乡山川此刻却显得如此空旷寂寥,月亮落下,灯火昏暗,人声寂静,风高云淡,雁声在遥远的天际回响,在这伤心的时刻,谁能与我同悲,唯有我独自站在高楼上,聆听那夜潮的涌动。
释义
“岂以平康忘厢社”表达了诗人不因个人的享乐而忘记家乡和邻里之情;“正从子夜哭宗祧”则揭示了诗人深夜为家族兴衰而痛哭的深情,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以及对世事无常、家乡遥远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对比个人的欢乐与家族的兴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诗中“百年世事如春梦”一句,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世事的短暂和无常,而“万里家山入泬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被贬谪期间,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他也对朝政的腐败和家族的兴衰感到深深的忧虑和痛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家乡和家族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