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澹心居士

清代:陈廷敬

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

风月一庭人共醉,江山四望客长谣。

闲来偶赋闲居兴,老去深知老境高。

我亦飘零同此意,几回吟眺忆渔樵。

作者简介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清代大臣、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任检讨等官职,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秘书院侍读学士,后升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因上《劝廉惩贪疏》被采纳,改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充任《康熙字典》总纂官,后任工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病逝,享年七十四岁,谥号“文端”,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等作品传世。

译文

澹心居士真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头发斑白仍执笔写作,谈论着板桥的风光,庭院中风月宜人,众人一同沉醉,远望四周江山,客人不禁长声吟咏,闲暇时偶尔抒发一下闲居的兴致,年老后才深刻体会到老年生活的境界,我也如同飘零的落叶,有着同样的心境,多少次吟诵远眺,怀念着渔樵的悠闲生活。

释义

澹心居士真耆旧:澹心居士是位真正的老前辈。

头白操觚话板桥:头发已经斑白,但仍执笔写作,谈论着板桥的风光。

风月一庭人共醉:庭院中风月宜人,众人一同沉醉其中。

江山四望客长谣:远望四周江山,客人不禁长声吟咏。

闲来偶赋闲居兴:闲暇时偶尔抒发一下闲居的兴致。

老去深知老境高:年老后才深刻体会到老年生活的境界。

我亦飘零同此意:我也如同飘零的落叶,有着同样的心境。

几回吟眺忆渔樵:多少次吟诵远眺,怀念着渔樵的悠闲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陈廷敬怀念澹心居士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老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联直接点出澹心居士的德高望重,以及他虽年事已高但仍笔耕不辍的精神,颔联通过描绘庭院中的风月美景和远眺江山的景象,烘托出诗人与老友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深刻体会,以及对老友闲居生活的羡慕,尾联则点出诗人自己与老友有着同样的心境,怀念着渔樵的悠闲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陈廷敬与澹心居士的深厚友谊有关,澹心居士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与陈廷敬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和人生追求,在长期的交往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岁月的流逝,澹心居士逐渐老去,陈廷敬也深感自己年华已逝,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廷敬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老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陈廷敬对老年生活的深刻体会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