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画像
唐·杜牧
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
将军气概凌霄汉,战士雄心震海隅。
铁骑追风驰万里,金戈映日耀千途。
归来犹自披肝胆,誓斩楼兰报主图。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丽,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的“老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历史、政治、自然、爱情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当毛发竖立时,他迅速奔向剑戟;衣冠整齐时,他恭敬地祭拜冰壶(比喻清廉高洁),将军的气概直冲云霄,战士们的雄心震撼着海角天涯,铁骑如追风般驰骋万里,金戈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照亮了千条道路,归来后,他仍然披肝沥胆,发誓要斩下楼兰的首级来报效国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将军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作为武将的威严与忠诚,首联“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通过对比,突出了将军在战斗中的勇猛和在礼仪中的庄重,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将军的军事才能和战士们的雄心壮志,尾联则以将军归来后仍不忘报效国家的誓言,表达了他的忠诚与决心。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李将军的形象栩栩如生,通过“毛发竖”、“趋剑戟”、“拜冰壶”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将军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风貌,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在主题上,这首诗歌颂了武将的英勇与忠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边疆或阅读历史典籍时,对古代武将的英勇事迹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他通过描绘李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武将精神的敬仰和对国家忠诚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