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松杉空弄月,更无云鹤暗迷人。全诗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空山无近远,松杉有疏密。

惟有松杉空弄月,更无云鹤暗迷人。

寒泉自可濯,萝薜不须纫。

达士心无滞,他年别隐沦。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在唐代诗僧中成就较高,其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风格清丽闲淡,语言简朴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空旷的山林中,远近的景色难以分辨,松树和杉树疏密有致地生长着,只有松树和杉树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再也没有云雾中的仙鹤来迷惑人心,清冽的泉水自然可以用来洗涤心灵,藤蔓和薜荔不需要去攀折,通达事理的人心中没有挂碍,将来或许还会隐居避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宁静生活,通过描绘松杉、寒泉、萝薜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惟有松杉空弄月,更无云鹤暗迷人”两句,以松杉和云鹤为象征,突出了山林生活的清幽和超脱,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远的山林隐居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惟有松杉空弄月,更无云鹤暗迷人”两句,尤为精彩,不仅描绘了山林夜景的静谧和美丽,还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中度过,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山林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