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今古托仪型,帝醉何堪君独醒。的解释

梦梦1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醒醉吟

宋·刘克庄

斯文今古托仪型,帝醉何堪君独醒。

四海九州男子众,何人不醉似刘伶。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诗文创作,成就斐然,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温婉细腻的一面,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以礼仪风范作为自己的楷模,当帝王沉醉于酒乡之时,你却独自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这四海九州之中,男子众多,但又有谁能像刘伶那样,在乱世中保持清醒而不沉醉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风骨的赞美,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首句“斯文今古托仪型”强调了文人墨客作为道德和礼仪的楷模地位;次句“帝醉何堪君独醒”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清醒与独立;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醒的难能可贵,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风骨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斯文今古托仪型”直接点明了文人的道德和礼仪地位,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帝醉何堪君独醒”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清醒与独立,这种清醒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坚守,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后两句则通过反问和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醒的难能可贵,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末年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深感忧虑,但又无力改变,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希望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抗争精神,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文人风骨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