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升仙谣
唐·刘商
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宫。
桃实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逢。
槎通碧汉无多路,云到蓬莱近几重。
嗟我欲求灵药力,茫茫云海路难通。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德宗贞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他早年曾隐居庐山,后应进士举,登第后曾任合肥县令、虞部员外郎等职,刘商擅长文学,尤工于诗歌,与白居易、张籍等诗人有交往,他的作品以乐府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世事的感慨。
译文
既然说白日飞升成仙而去,为何人世间还留有你的殡宫(指坟墓)?千年的仙桃不易得到,沧海桑田的变化更是难以遇到,木筏通向银河的路并不遥远,但云雾缭绕到蓬莱仙境却近在咫尺却又难以触及,我感叹自己想要寻求仙药的力量,但茫茫云海中的道路却难以通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质疑仙人飞升后为何人间仍有其坟墓的现象,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飞升成仙的怀疑态度,诗中提到仙桃难寻、桑田难遇,暗示了仙道难成的现实,通过描绘通往仙境的艰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追求永恒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反问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引发读者思考,接着通过“桃实千年”、“桑田一变”等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仙道难成的现实,诗人以木筏通银河、云近蓬莱的意象,描绘出通往仙境的艰难与神秘,最后以感叹作结,表达了自己对追求仙药力量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仙道的怀疑,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商对人生无常和追求永恒的感慨有关,在唐代,道教盛行,长生不老和飞升成仙成为许多人的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使得这种追求往往难以实现,刘商可能正是基于这种现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怀疑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认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