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华阳巾赠李道士
唐·吕岩(吕洞宾)
仙人赠我华阳巾,鹤发轻笼雪色新。
千载得逢君共醉,一樽应许我同尘。
乘风忽去无留迹,策杖归来有旧邻。
他日洞天三十六,与君携手访仙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仙人,传说中八仙之一,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一说为唐末道士吕洞宾的化名),但在民间信仰和文学作品中,他被神化为一位能够飞剑斩妖、点石成金的仙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全真道祖师,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目前道教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西星)、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奉吕洞宾为祖师,吕洞宾也是“钟吕传道集”中钟离权的弟子。
译文
仙人赠给我一顶华阳巾,戴上它,我的白发仿佛被轻盈地笼罩在了一层新雪之下,显得格外清新,千年难得遇到你这样的知己,让我们一同畅饮,共享这尘世的美好,你乘风而去,不留一丝痕迹,而我拄着拐杖归来,仍有旧时的邻里相伴,将来有一天,我们定要携手探访那三十六洞天,去寻找真正的仙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仙人赠帽、与道士共饮、乘风归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仙道的心境,华阳巾作为道士的象征,寓意着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尊崇,与道士共醉、同尘,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诗人通过描绘与仙人的交往、与道士的共饮,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鹤发轻笼雪色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戴上华阳巾后的形象,既显得清新脱俗,又透露出一种超凡入圣的气质,而“千载得逢君共醉,一樽应许我同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在表达诗人追求仙道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留恋和珍视。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仙人形象,其诗歌往往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这首诗可能是吕洞宾在游历山水、结交道士的过程中,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与仙人的交往、与道士的共饮等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道教人士对仙道的追求,在唐代,道教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仙人形象,其诗歌自然也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