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若有相思字,为寄明年春雁飞。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到家若有相思字,为寄明年春雁飞。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寒鸦带来一片愁绪,而柳塘边新长出的嫩绿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能让我的眼中没有离别的愁苦,我便不会相信人间会有白头到老之说。

愁肠已断,泪水难以止住,我再次登上那曾经与你共赏风景的小红楼,心中满是相思之苦,如果回到家中能收到你寄来的相思之信,请务必让明年的春雁帮我带去你的消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愁苦又带着一丝温柔的氛围,词人通过“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下片则直接抒发了相思之苦,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并寄托了通过春雁传递书信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手法,将离别之苦、相思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通过对比晚日寒鸦的愁苦与柳塘新绿的温柔,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下片则直接抒发相思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春雁飞”这一意象,既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异地,与爱人分离,心中充满了相思之苦,他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词人,也面临着仕途上的种种挫折和困难,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词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