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文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宋·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五十离乡七十归,居民城郭是耶非。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病乞还乡,玄宗诏太子百官饯送于长乐坡,皇太子亲自执缰相送,荣宠莫比,居乡期间,与李白、李适之等赋诗畅饮,时人号为“饮中八仙”,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存诗19首,录为《贺知章集》。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我十五岁离开家乡到七十岁才回来,那些旧日的居民和城郭是否还在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久别归乡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家乡岁月多”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久别归乡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使得诗人对故乡的陌生感更加浓厚,后两句“五十离乡七十归,居民城郭是耶非”则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时间跨度,以及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左右),因年迈体衰,上疏奏请辞官归乡,得到玄宗的恩准,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组《回乡偶书》,这组诗共两首,都是描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慨,本诗为其中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