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的释义

小编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假设其作为诗人感慨的一部分融入解析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假托)宋·无名氏

作者及朝代

由于“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这句并非出自有明确记载的某位诗人之手,此处将其假托为宋代无名氏所作,以配合题目要求,而《卖花声·怀古》为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年-1348年),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一说名张可久肖甫,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中数量之最,散曲集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等。

译文

(针对《卖花声·怀古》及附加句的整体意境进行翻译)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中玉楼高耸,富丽堂皇;隋堤上古柳成行,龙舟穿梭,这些繁华景象如今都已不堪回首,春风又起,野花只在暮春时开放。

美人虞姬在乌江岸边自刎,赤壁之战的战火熊熊燃烧,将军们只能在玉门关外空自老去,想到秦汉时期的伤心事,百姓们遭受涂炭,读书人只能发出一声长叹。

而那些用成匹的绢帛换来的,却比不上青楼中一曲歌声的价值。

释义

此诗通过对阿房宫、金谷园、隋堤等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美人虞姬、赤壁之战、玉门关将军等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金钱与情感、艺术价值的对比,暗示了世俗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无奈。

赏析

张可久的这首《卖花声·怀古》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列举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附加句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揭示了世俗社会中金钱与情感、艺术价值的扭曲关系,增强了整首诗的批判性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张可久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因此他常常通过怀古之作来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卖花声·怀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