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桧老依云里寺,楼台深锁洞中天。出自哪首诗?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云里寺

唐·皎然

松桧老依云里寺,楼台深锁洞中天。

仙家日月无人见,圣境烟霞自古传。

万壑松风飘细雨,千峰云气绕晴川。

欲知此地清幽处,且向僧家问因缘。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佛理禅趣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诗僧中的杰出代表。

译文

松树和桧树苍老地依偎在云里寺旁,寺庙的楼台深深地锁闭在洞天福地之中,仙家的日月无人能够目睹,但圣境的烟霞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万壑间的松风如同细雨般飘洒,千座山峰的云气缭绕在晴朗的河流之上,想要知道这个地方的清幽之处,不妨向寺中的僧人询问其中的因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云里寺的幽静与神秘,首联“松桧老依云里寺,楼台深锁洞中天”直接点题,通过松树、桧树与云里寺的相依,以及楼台被深锁在洞天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仙家日月无人见,圣境烟霞自古传”则进一步强调了云里寺的仙家气息和圣境之美,虽然仙家的日月无人得见,但圣境的烟霞却自古流传,引人遐想,颈联“万壑松风飘细雨,千峰云气绕晴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里寺周围的自然风光,松风细雨、云气晴川,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尾联“欲知此地清幽处,且向僧家问因缘”则点出了诗人对云里寺清幽之处的向往,并暗示了通过向僧人询问因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云里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家圣境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松桧老依”、“楼台深锁”、“万壑松风”、“千峰云气”等,不仅描绘了云里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向僧人询问因缘的结尾,也表达了对佛家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感悟,他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和创作的灵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被云里寺的幽静与神秘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云里寺的自然风光和佛家圣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信仰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