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瑞凤吟
唐·李商隐
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
玉轮初上碧天高,风露澄清影半分。
楼阁玲珑映月色,笙歌缭绕动星尘。
人间美景如仙境,愿得长居此乐辰。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善用象征、比兴等手法。
译文
夭矫的翔龙口中衔着火红的树,吉祥的凤凰飞来,散播着春天的芬芳,明月初升,碧空如洗,风露澄清,月光将夜色一分为二,精致的楼阁在月光下更显玲珑,悠扬的笙歌缭绕,似乎触动了星辰的尘埃,这人间的美景宛如仙境,真希望能永远居住在这快乐的时光里。
释义
“夭矫翔龙衔火树”描绘了龙在空中翱翔,口中衔着火红树木的壮观景象,象征着权威与繁荣。“飞来瑞凤散芳春”则表现了凤凰飞来,带来春天的芬芳与吉祥,寓意着和平与幸福,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间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
此诗以龙与凤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龙与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尊贵,诗人通过它们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祥和与美好的世界,诗中的“玉轮初上碧天高”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的龙与凤、明月与楼阁等意象,都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寄托与向往,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