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昌龄
黄金捍拨紫檀槽,
弦索初张调更高。
抱里琵琶最承宠,
君王敕赐玉檀槽。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佞臣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右丞集》《王昌龄集》等。
译文
那镶嵌着黄金捍拨的紫檀琵琶,刚刚安好琴弦,调试好音阶,声音就高亢嘹亮,弹奏琵琶的宫女最受君王宠爱,君王特地恩赐给她用美玉雕成的琵琶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一位擅长弹奏琵琶的宫女受到君王特别宠爱的情景,诗中通过“黄金捍拨紫檀槽”和“君王敕赐玉檀槽”等细节,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君王的宠爱,也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宫女们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琵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中一位擅长弹奏琵琶的宫女受到君王特别宠爱的情景,诗中“黄金捍拨紫檀槽”一句,用黄金和紫檀这两种珍贵的材料来修饰琵琶,突出了琵琶的精美和奢华,而“弦索初张调更高”一句,则通过描写琵琶声音的高亢嘹亮,进一步烘托出宫女的技艺高超和受到君王宠爱的程度,最后两句“抱里琵琶最承宠,君王敕赐玉檀槽”,则直接点明了宫女的受宠和君王的恩赐,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君王的宠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宫廷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宫廷音乐文化繁荣的时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之一,宫廷音乐文化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昌龄创作了这首以琵琶为题材的宫词,通过描绘宫中一位擅长弹奏琵琶的宫女受到君王特别宠爱的情景,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宫女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