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春晓唤樱桃,花外传呼殿影高。全诗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流莺春晓唤樱桃,花外传呼殿影高。

新著春衣亲侍宴,柏梁台上对风韶。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晚年退居咸阳原上,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死后,葬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译文

流莺在春晓时分啼叫,唤醒了樱桃树,花丛外传来宫中传呼的声音,宫殿的影子高耸入云,宫女们穿着新制的春衣,亲自侍奉君王宴饮,在柏梁台上迎着春风,享受着美好的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春日早晨的景象,流莺啼叫,樱桃初醒,宫中传来阵阵传呼声,宫殿巍峨高耸,宫女们身着新衣,侍奉君王宴饮,享受着宫中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繁华,首句“流莺春晓唤樱桃”以流莺的啼叫和樱桃的初醒,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次句“花外传呼殿影高”则通过宫中传呼的声音和宫殿的高耸,展现出宫中的威严与庄重,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宫女们侍奉君王宴饮的场景,展现出宫中的繁华与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中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宫女们生活状态的生动刻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宫廷生活也显得较为奢华,王建作为一位宫廷诗人,对宫中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他通过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春日早晨的景象,以及宫女们的生活状态,既展现了宫中的繁华与美好,也透露出一种对宫中生活的感慨与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