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今日登临无限意,同沾惠化自销愁。
风烟匝野色,花木映山光。
极目随云去,斜阳着树旁。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时常登上这座楼阁远眺,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今天登临此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同享恩泽教化让我心中的忧愁自然消散。
风烟缭绕在田野之上,花木掩映着山峦的光影。
极目远眺,云彩随风飘去,夕阳斜照在树梢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登楼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点明了诗人经常登楼远眺的习惯,同时感叹岁月的流逝;颔联“今日登临无限意,同沾惠化自销愁”则表达了诗人登临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因受到恩泽教化而忧愁消散的心情;颈联和尾联则具体描绘了登楼所见的美景,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诗中“今日登临无限意”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同沾惠化自销愁”则体现了诗人对恩泽教化的认同和感激,认为这种教化能够消除人们心中的忧愁,颈联和尾联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清新淡雅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多次遭贬的时期,在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情况下,韦应物常常通过登楼远眺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恩泽教化的认同和感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