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簇剑峰朝阙远,水如巴字绕城流。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山簇剑峰朝阙远,水如巴字绕城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那样的难以动摇,它坚不可摧地存在着,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蜀地的群山簇拥着像剑一样的山峰,它们朝向皇宫,但距离遥远;而岷江的水则像巴字一样,环绕着成都城,汩汩流淌。

释义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多难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山簇剑峰朝阙远,水如巴字绕城流”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四川地区的自然风貌,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朝廷的遥想和忠诚。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寓含了深沉的政治情感,山如剑峰,朝向皇宫,象征着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向往;水如巴字,绕城而流,既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又隐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以自然景象寓含政治情感的写法,是杜甫诗歌的一大特色,这两句诗也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技巧,他通过精炼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寓四川成都时所作,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之中,杜甫身处异乡,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登高远望,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多难的忧虑,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