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露研朱墨,石上吹风扫翠微。
幽径草庵人迹少,古松云壑鹤飞归。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晖。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项斯是唐代真实存在的诗人,但此诗并非其原作。)
作者简介
项斯,唐代诗人,字子迁,江东人(今浙江仙居),项斯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五言律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虽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观察自然,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
译文
站在高盖山的山顶,夕阳的余晖已经变得微弱,黄昏时分,我独自站立,周围栖息的鸟儿也变得稀少,树林间,露珠滴落,仿佛在研磨着红色的墨汁;岩石上,风吹拂过,扫去了翠绿的微尘,幽静的小径旁,草庵人迹罕至;古老的松树间,云壑中,白鹤振翅而归,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盖山头黄昏时分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与幽远,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日影微”、“宿禽稀”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寂寥氛围;“林间滴露”、“石上吹风”等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高盖山头的黄昏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真意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项斯游历山水、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创作的,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和心灵的慰藉,项斯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高盖山头,被这里的景色所打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