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布袋空携空满袖
唐·契此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回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
(注:虽然“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这一联常被单独引用或传颂,但它实际上出自上述契此和尚的诗中,由于历史流传和文献记载的差异,有时这一联会被误认为是独立成篇的诗句,但在此我们按照其原始出处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契此
朝代:唐代
契此,唐代著名僧人,常被尊称为“布袋空携”或“布袋和尚”,他以其豁达超脱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禅理智慧而闻名,传说他常携带一只布袋,四处云游,行踪不定,以诗偈教化世人。
作者简介
契此和尚的事迹和诗作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不仅是佛教禅宗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逍遥自在”精神的象征,他的生活哲学强调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不受外界纷扰所限,这种思想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全诗译文)
千峰顶上我无拘无束,万象丛中我得以自由。
不向人间争抢宠辱,只将心事寄托给沙鸥。
几次归去都在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风小径自显清幽。
舒展时我周游十方世界,收敛时我仍在一毛之端。
释义
“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这两句诗,表达了契此和尚对于宇宙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理解,他通过“舒”与“敛”的对比,展现了心境的广阔与收束,既能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自由遨游,又能回归内心,收摄于一念之间,这种境界体现了禅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契此和尚的逍遥自在,传达了深刻的禅理,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特别是“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这两句,更是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即心即佛”、“心无挂碍”的核心理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契此和尚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他作为禅宗的重要人物,通过云游四方、教化众生,传播了禅宗的思想和精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面对自然美景和内心感悟的即兴创作,旨在通过诗歌的形式,向世人传达禅宗的智慧和境界。
契此和尚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阐述,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禅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