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报汝世人莫痴憨。
注:原诗中“报汝世人莫痴憨,暂时权住此草庵”并非直接连续出现,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暂去还来此”稍作变动并融入“报汝世人莫痴憨,暂时权住此草庵”之意,以展现题目中的意境。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他善于描写荒凉枯寂之境,多用苦思琢句之法,以力求字字珠玑,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代表作有《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荒草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移来石块,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开还会再来这里,告诉世人不要过于痴憨,要学会暂时寄居在这简陋的草庵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报汝世人莫痴憨,暂时权住此草庵”一句,寓意深刻,告诫世人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名利,要学会在简朴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凝幽居的幽静和诗人的淡泊心境,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直接点出幽居的荒凉和寂静;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通过鸟宿和僧敲的声音,反衬出环境的宁静;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通过过桥和移石的动作,进一步描绘了幽居的自然风光;尾联“暂去还来此,报汝世人莫痴憨”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于是许多人选择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贾岛也是其中之一,他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应举,但屡试不第,对仕途心灰意冷,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也通过“报汝世人莫痴憨”一句,告诫世人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名利,要学会在简朴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