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三界外
唐·皎然
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
万象丛中无拘束,去来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翘楚,与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甚密,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痴心妄想能够超脱三界之外,却不知自己原本就身处铁围山(佛教中象征世界边缘的铁山)的包围之中,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之中,他却感到无拘无束,来去自如,如同流云般飘忽不定。
释义
“痴心望出三界外”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与追求,但“不知元在铁围中”则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不切实际,三界,在佛教中通常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代表着不同的生命层次和境界,铁围山,则是佛教中象征世界边缘的围山,意味着无法逃脱的界限。“万象丛中无拘束”描绘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寻求心灵自由的状态,“去来飘忽似云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不羁、超脱物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前两句“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又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在万象丛中寻求心灵自由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其超脱物外、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皎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佛教思想盛行的时代,作为一位诗僧,皎然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超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有着深刻的体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参禅悟道的过程中,对人生、宇宙、自我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与追求,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