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燄。全诗是什么?

风云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大丈夫行

唐·吕岩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燄。

非但空挥扫魔军,直趣西方般若岸。

两刃交锋不须避,看取莲花开满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洞宾祖师”,全真道教奉为“北五祖”之一,吕洞宾也是民间和道教传说中八仙之一,形象经常是身背宝剑,游于江湖之间,行侠仗义,为民除害,深受人们喜爱。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尊为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不仅道术高深,而且文采飞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和道教经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世视为得道高人,对道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大丈夫手持智慧之剑,剑锋锐利如般若之光,金刚之火,他不仅仅是为了扫除妖魔军队而挥舞此剑,更是为了直接前往西方的般若彼岸,当两刃交锋时,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最终会看到满涧盛开的莲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丈夫手持慧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与勇气的赞美,慧剑象征着智慧与力量,般若锋和金刚燄则分别代表了智慧的锐利和力量的强大,大丈夫不仅用这把剑来对抗外界的邪恶力量,更用它来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解脱,即西方的般若彼岸,莲花则象征着纯洁与高尚,满涧盛开的莲花预示着最终的胜利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丈夫手持慧剑、勇往直前的形象,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作者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智慧与勇气、邪恶与善良、追求与胜利等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诗中的莲花意象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超脱的气息,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其创作背景往往与道教文化和修行实践密切相关,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修行过程中,对于智慧与勇气、修行与解脱等问题的深刻感悟而写成的,通过描绘大丈夫手持慧剑的形象,吕洞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对于智慧与勇气的重视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