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佛印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空携妙手归何处,一片青山是旧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宗杲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主张禅净双修,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杲禅师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禅理,深受后人推崇。
译文
佛印(指佛教的印记或象征)如同戒珠(僧人所持的念珠,象征戒律清净)般印刻在心地上,雾露云霞仿佛自然成为了身体的衣裳,我空有一身妙手(指禅修所得的智慧与能力),却不知该归向何方,眼前这片青山依旧,仿佛是我旧时的家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首句“佛印戒珠心地印”以佛印和戒珠为喻,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戒律的坚守;次句“雾露云霞体上衣”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后两句“空携妙手归何处,一片青山是旧扉”则流露出诗人对归宿的寻觅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暗示了禅修之路虽得智慧,却仍需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归宿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禅意入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佛印、戒珠、雾露云霞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禅修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平常心是道”的哲学内涵,整首诗既有禅宗的空灵超脱,又不失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禅师禅修或游历期间,作为一位禅宗高僧,宗杲禅师在禅修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了佛教的精髓,同时也对自然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畏之情,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佛教禅理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表达的产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宗杲禅师对禅宗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