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出自哪首诗?

风云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悟道

唐·白居易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万象丛中得自由,世间无处不逍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自从我彻底领悟了“无生”的真理,

对于世间的荣辱得失,又怎会再有忧愁与欢喜?

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之中,我找到了内心的自由,

从此,世间无论何处,我都能悠然自得,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在顿悟“无生”真理后的豁达心境,他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生的,因此不再为世间的荣辱得失所困扰,内心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宁静,在万象丛生的世界中,他能够超脱物欲,自在逍遥。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佛教思想影响的体现,他通过顿悟“无生”真理,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自从顿悟了无生”一句,点明了诗人思想转变的关键;“于诸荣辱何忧喜”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后两句“万象丛中得自由,世间无处不逍遥”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在顿悟后的自在与逍遥,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生命、宇宙等哲学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顿悟“无生”真理,白居易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智慧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思想转变和心境变化,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与融合,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超脱物欲,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