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师子吼
唐·释宝印
师子吼,无畏说,
百兽闻之皆脑裂。
震天动地醒群迷,
万象丛中得自在。
作者简介
释宝印,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唐代中晚期,他是一位在佛教界颇有声望的高僧,以讲经说法著称,尤其擅长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深奥的佛法,其诗作虽不多,但每首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后世佛教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师子(狮子)怒吼,毫无畏惧地宣讲佛法,
百兽听到这声音都仿佛脑裂般震撼。
它的声音震天动地,唤醒了沉迷的众生,
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中,获得了真正的自在。
释义
这首诗以“师子吼”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高僧讲经说法的威猛与力量,师子吼,即狮子的吼声,在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佛法的威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无畏说,表示高僧在宣讲佛法时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百兽闻之皆脑裂,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形容佛法之声的震撼力,连凶猛的野兽都为之震撼,仿佛脑裂一般,最后一句则表达了高僧通过讲经说法,帮助众生摆脱迷惑,获得自在的崇高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高僧讲经说法的场景,通过“师子吼”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佛法的威猛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高僧通过宣讲佛法,帮助众生摆脱迷惑,获得自在的崇高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宝印高僧的讲经说法活动有关,作为一位在佛教界颇有声望的高僧,释宝印经常为信徒们讲经说法,传播佛法,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佛法的威猛与力量,以及它对于帮助众生摆脱迷惑、获得自在的重要作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形象地表达这一感受,并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信徒去学习和实践佛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关于释宝印及其作品的详细资料已难以考证,以上内容主要基于诗歌本身进行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