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涨来舟去速,夜云收尽月行迟。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秋水涨来舟去速,夜云收尽月行迟(此句为根据题意添加,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为解析方便,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考虑)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添加句意境融入)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苍茫,山势连绵,河流宽广,城中灯火万盏,环绕四周,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璀璨夺目,古木被风吹动,仿佛晴天落雨,月光洒在平沙之上,犹如夏夜之霜,秋水上涨,船只迅速离去;夜云散尽,月亮缓缓前行,请问能否到江楼来一同消暑?这里比起你的茅舍要清凉许多。

释义

本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邀请友人前来江楼消暑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添加的“秋水涨来舟去速,夜云收尽月行迟”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描绘了秋水上涨时船只的匆忙与夜云散去后月亮的悠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本诗以景起兴,以情收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对比手法(如秋水与夜云、舟去速与月行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晴天雨”、“夏夜霜”),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江楼之上,面对眼前的美景,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邀请友人消暑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