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附加联句(注:此联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您提供的关键词,可能是后人根据诗意或节日氛围所作,融入原诗意境中)
香炉角黍传三楚,丹篆灵符辟五兵。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细葛布衣服随风柔软摆动,香罗衣如同叠雪般轻盈,衣领上好似有天公的题字,湿气漉漉;穿着它在盛夏的暑天里,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感激圣明的天子。
(附加联句译文)
香炉中飘出粽子的香气,传遍三楚大地;丹篆的灵符能够驱邪避害,保护人们免受五兵(战争、灾难)之害。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端午节时,诗人受到皇帝赏赐宫衣的荣幸与喜悦,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衣的质地之美、穿着的舒适之感,以及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附加的联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通过香炉中的粽子香气和灵符的驱邪作用,展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和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祈愿。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赐衣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宫衣的精美与舒适,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人通过“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等句,表达了对皇恩的深深感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附加的联句则将节日的传统习俗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相结合,通过香炉中的粽子香气和灵符的驱邪作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这些联句不仅与原诗相得益彰,而且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和节日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端午节时受到皇帝赏赐宫衣后所作,当时,杜甫身处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他受到皇帝的赏赐,感到无比荣幸和喜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