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琴
唐·白居易
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
拂尘开匣试一弹,有若崩云泣风雨。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这把琴为何如此哀怨凄苦,寂寞地埋藏在幽暗的门户之中?拂去尘埃打开琴匣试着弹奏一曲,琴声如同崩裂的云彩和哭泣的风雨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把被埋没的琴,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命运多舛的哀怨之情,首句“何殊此琴哀怨苦”直接点出琴的哀怨,次句“寂寞沈埋在幽户”则进一步描绘了琴的境遇,后两句通过拂尘开匣试弹的动作和琴声如崩云泣风雨的描绘,将琴的哀怨之情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琴为喻,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琴的寂寞与哀怨,表达了自己对才华被埋没、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无奈,诗中“拂尘开匣试一弹”的动作,既是对琴的珍视,也是对被埋没才华的呼唤,而“有若崩云泣风雨”的琴声描绘,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遭遇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把被埋没的琴,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和压抑,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以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命运多舛的哀怨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