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今别离》,全诗原文如下:

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行者已去悠。

去者无停趾,送者追何由?

瞻望弗及及,徙倚空悠悠。

日夕见崩奔,征途行悠悠。

顷刻百里间,安能缓我愁?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我身如浮云,随风吹东西。

远望千里外,中有长相思。

昨宵梦魂归,今朝泪如丝。

梦魂纵有归,泪丝终难收。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客家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主张“我手写我口”,倡导“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社会,表达真情实感,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自然,思想深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针对关键词所在句)“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意为:上次离别时强忍住泪水没有让它流下来,但这次面对秋风,泪水却像血一样流淌不止。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前次离别时,诗人虽然内心悲痛,但还能勉强克制住自己的泪水;而这次离别,情感更加深沉,泪水无法抑制,如同秋风中的血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和哀伤。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前次与本次的离别情感,展现了诗人情感的递进和深化,诗人用“忍泪却收来”与“泣向秋风两条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诗人的克制和隐忍,后者则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爆发和无法抑制的悲痛,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情感表达更加深沉真挚。“泣向秋风两条血”这一形象化的比喻,也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创作背景

黄遵宪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进步,但多次遭遇挫折和磨难,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和挫折后,对人生、对离别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时所写,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面对离别时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