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琴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空携古调思谁听,欲取新声泪满袖。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琴弦脆裂,虫丝朽烂,这古琴从未遇到过高明的弹奏者,我空自携带着这古老的曲调,却无人倾听,想要弹奏新的曲调,却已满眼泪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琴的破旧与无人赏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七弦脆断、虫丝朽烂,象征着古琴的久置不用与岁月的侵蚀;而“辨别不曾逢好手”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想要表达新的情感却只能独自流泪。
赏析
这首诗以古琴为题材,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才华无处施展的深深感慨,诗中“七弦脆断虫丝朽”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古琴的破旧与无人问津;而“辨别不曾逢好手”则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与失望,后两句“空携古调思谁听,欲取新声泪满袖”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推向了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遭遇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才华虽高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感到孤独与无奈,而古琴作为他寄托情感的工具,自然成为了他抒发内心感慨的对象,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古琴的惋惜之情,更深刻地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