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更傍南山起,来对君王万寿杯。全诗是什么?

生辉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祝寿诗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徵明

祥云更傍南山起,来对君王万寿杯。

日月升恒天地泰,松筠茂盛岁时开。

九垓自昔同文轨,万国于今共讴歌。

圣主垂衣明至治,微臣稽首颂康哉。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译文

吉祥的云朵更加靠近南面的高山升起,仿佛是为了迎接君王万寿的酒杯而来,日月升落恒常,天地间充满祥和之气,松树和竹子茂盛地生长,四季常青,自古以来九州大地就统一于文化之下,如今万国都共同歌颂着太平盛世,圣明的君主穿着衣裳,彰显着至高无上的治理之道,我作为微臣恭敬地叩拜,颂扬这康宁美好的时代。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通过描绘吉祥的景象和美好的寓意,来表达对君王的祝福和颂扬,首句“祥云更傍南山起”以吉祥的云朵和南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祥和的氛围,次句“来对君王万寿杯”则直接点明了祝寿的主题,将吉祥的景象与君王的万寿之杯相联系,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以及圣明君主的治理之道,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采用了典型的祝寿诗的格式和手法,通过描绘吉祥的景象和美好的寓意来传达祝福之情,在用词上,诗人选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祥云”、“南山”、“日月升恒”、“松筠茂盛”等,这些词语不仅具有美好的寓意,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在结构上,诗人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吉祥的景象到太平盛世的描绘,再到对君主的颂扬,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完整和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文徵明为某位君王祝寿有关,在古代中国,祝寿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用于表达对长辈或君主的祝福和敬意,文徵明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祝寿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重要的庆典或宴会上,文徵明为了表达对君王的敬意和祝福而创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标题上被命名为“祝寿诗”,但在实际的历史文献中可能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这首诗是专门为哪位君王而作的,对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对象,我们可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