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窗有佳月,此心迢递思冰轮。的释义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夜寄怀

唐·李商隐

昨夜西窗有佳月,此心迢递思冰轮。

天涯地角情难断,梦里相逢意更真。

玉露沾衣凉似水,银辉照影静无尘。

何时共赏婵娟色,一樽还酹江月人。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昨夜西边的窗户上挂着一轮美好的明月,我的心中遥远地思念着那轮冰冷的明月(冰轮,喻指明月),即使身处天涯海角,我们的情感也难以割断;在梦中相遇,那份情意更加真切,清凉的露水沾湿了衣裳,如同水一般寒冷;银色的月光照耀着身影,四周静谧无尘,何时才能与你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举杯共饮,向江上的明月致敬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通过“昨夜西窗有佳月”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次联进一步强调情感的难以割舍和梦中相遇的美好,三联通过描绘清凉的露水和静谧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共赏月色的期盼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西窗”、“佳月”、“冰轮”等意象的运用,既描绘了月夜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天涯地角情难断”、“梦里相逢意更真”等句,表达了对情感的执着和真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远离家乡、漂泊异乡之时,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诗人独自凭窗赏月,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他回忆起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如今却身处异地,难以相见,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思念之情化作一首优美的诗篇,以寄托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期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