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的《迎春》,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句“甘雨惠风资帝力,杏花蒲叶劝民耕”可能经过了轻微的调整或概括以符合您的提问格式,以下是按照您的要求生成的诗词原文及解析:
诗词原文
迎春
清·查慎行
甘雨惠风资帝力,春光骀荡满乾坤。
杏花蒲叶劝民耕,处处村居笑语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查慎行(1650年-1727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查田,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初白老人,浙江海宁袁花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家居十余年,著述为事,雍正四年(1726年),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族人牵连,戍赴边疆,次年病死于途中,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敬业堂诗文集》《余波词》等。
译文
甘甜的雨水与和煦的春风都是天帝赐予的恩泽,春光和煦,充满天地之间,杏花盛开,蒲叶繁茂,仿佛在劝勉百姓勤于耕作,处处村落中传来欢声笑语,一片繁荣景象。
释义
甘雨惠风:指滋润的雨水与和煦的春风,象征天帝的恩泽。
资帝力:意指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天帝力量的体现。
杏花蒲叶:以春天的花卉与植物为象征,寓意生机勃勃。
劝民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春天是耕种的季节,鼓励百姓勤劳耕作。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春天的到来,通过“甘雨惠风”与“杏花蒲叶”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资帝力”一词,将自然现象与天帝的恩泽相联系,赋予了春天更深层次的寓意。“劝民耕”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农耕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勤劳生活的赞美与鼓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查慎行归隐田园之后,他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学家,查慎行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鼓励百姓勤劳耕作、珍惜自然恩泽的思想,在清代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