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唐·李商隐
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
银河迢递星光冷,桂树萧疏月影凄。
独坐孤灯听夜雨,闲吟旧句忆前溪。
秋风飒飒吹黄叶,一曲清歌泪满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其诗歌往往蕴含着个人的感慨与时代的悲凉。
译文
金掌(指宫殿上的铜人掌灯)寒气逼人,预示着露水已重;玉壶(比喻月宫或仙境中的器物)的声音仿佛近在耳边,让人感觉到天空似乎更加低矮,银河遥远,星光显得清冷;桂树稀疏,月影显得凄凉,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夜雨淅沥,闲吟着旧时的诗句,回忆起前溪的美好时光,秋风飒飒,吹落黄叶,我唱起一曲清歌,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首联“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以金掌、玉壶为象征,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高远之感,颔联“银河迢递星光冷,桂树萧疏月影凄”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凄凉,银河、星光、桂树、月影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夜图景,颈联“独坐孤灯听夜雨,闲吟旧句忆前溪”则转向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孤独心境,尾联“秋风飒飒吹黄叶,一曲清歌泪满衣”以秋风、黄叶、清歌、泪水等意象,将诗人的哀愁与感伤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与感伤,首联与颔联的景物描写,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寂静,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与不满,颈联与尾联则转向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通过独坐孤灯、听夜雨、闲吟旧句、忆前溪等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秋夜感怀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与个人的孤独,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与寂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伤,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