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2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宴集

唐·韦应物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露下庭芜人已醉,风翻荷叶月微红。

清光此夜为君好,白发他年笑我同。

且尽樽前今日意,明朝散发入云中。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这中秋之夜的半空中,明月高悬,我远远地羡慕着那些能与庾公(此处可能代指某位高雅的友人或文人)举杯共饮的欢乐场景,庭院中的露水沾湿了草木,人们已经沉醉在酒香之中,微风拂过,荷叶翻动,月光映照下,荷叶边缘泛起了微微的红色,这一夜的清辉如此美好,是专门为你而展现的,想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或许都已白发苍苍,还会笑谈今日的同聚,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樽前的欢乐时光吧,或许明天,我就会像陶渊明那样,散发归隐于山林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宴集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联“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以中秋明月开篇,点明时间背景,同时借“遥羡”二字表达了对与友人欢聚的向往,颔联“露下庭芜人已醉,风翻荷叶月微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醉意的氛围,展现了宴集的欢乐场景,颈联“清光此夜为君好,白发他年笑我同”则转而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自嘲,尾联“且尽樽前今日意,明朝散发入云中”以洒脱的笔触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欢聚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某个中秋之夜,他与友人相聚宴饮,有感于时光易逝、友情难得,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向往隐逸生活,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宴集场景,也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