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苑歌骊成久别,楚峰回雁好归音。出自哪首诗?

小编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杜荀鹤

楚水吟声咽管弦,楚云低处隔烽烟。

吴苑歌骊成久别,楚峰回雁好归音。

月明湘浦生秋草,风定江流聚白蘋。

此夜相思君不见,清光冷浸泪涓涓。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一度隐居庐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代的聂夷中、温庭筠齐名,并称“晚唐三俊”,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楚地的水声伴随着悲咽的管弦声,楚云低垂之处隔断了烽火硝烟。

在吴地的园林中我们唱着离歌长久分别,楚地的山峰上回雁传来好消息。

明月照耀着湘水边的秋草,风平浪静时江流汇聚着白蘋。

这个夜晚我思念你却无法相见,清冷的月光浸透着泪水涓涓流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地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以楚水、楚云起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则直接点出“久别”与“归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颈联通过描绘秋草、白蘋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尾联则直抒胸臆,以泪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以楚水、楚云为背景,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吴苑歌骊成久别”与“楚峰回雁好归音”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之情,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氛围,使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更加鲜明,尾联则以泪水作为情感的爆发点,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庐山期间或之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深感孤独与无助,诗人与远方的友人长久分别,无法相见,心中充满了思念与期盼之情,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描绘楚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