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条山
唐·司空图
太行直上犹龙蟠,鸟道羊肠亦险难。
万象都随天水去,千峰欲向石门寒。
夕阳已下苍龙背,初月犹明翠黛峦。
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
作者简介
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他生于晚唐,一生经历了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三朝,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司空图早年曾应进士试,未中,后入朝为官,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晚年因不满朝廷腐败,辞官归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以诗酒自娱,并著书立说,成为晚唐著名的隐逸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歌多抒发隐逸闲适之情,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太行山高耸入云,宛如蟠龙,山道险峻,羊肠小道曲折难行,万象皆随天水而去,千峰仿佛要向石门山投去寒意,夕阳已落在苍龙背上,初升的月亮还照亮着青翠的山峦,我应把一半的俸禄分给乡亲们,打算到中条山去探访那神秘的洞天福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条山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山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两句,表达了诗人愿将部分俸禄分给乡亲,并打算到中条山探访洞天福地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中条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山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中条山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两句,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司空图晚年辞官归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过着闲适的隐逸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的隐逸思想和人文情怀,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司空图的这首诗无疑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